共享单车:
公共交通工具的“最后一公里”是城市居民出行采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主要障碍,也是建设绿色城市、低碳城市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。
共享单车(自行车)企业通过在校园、地铁站点、公交站点、居民区、商业区、公共服务区等提供服务,完成交通行业最后一块“拼图”,带动居民使用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热情。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产生协同效应。 [1] 共享单车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,也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。

共享充电宝:
共享充电宝是指企业提供的充电租赁设备,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扫描设备屏幕上的二维码交付押金,即可租借一个充电宝,充电宝成功归还后,押金可随时提现并退回账户。
2017年12月13日,共享充电宝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“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”。
同样是共享经济,共享充电宝比共享单车优在哪里?
(1)区域成本低,靠合作商家生存,不占据公共空间。数据显示,一辆共享单车的成本价约为2000元左右,一个公共区域投放的数量就得10辆,而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产品单价不一,但是要算区域面积的总成本(一般一个商铺1-2台)显然,-共享充电宝企业的成本要低得多。
(2)设备损坏率相对较低。共享单车出现的位置是大多是公共区域,当然,也有可能用户将单车弄到偏远地区,整个过程中,单车可能出现的损坏情况是非常多的,而共享充电宝出现的场景一般是商店、商场、娱乐场所等地方,商店、商场、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会起到一定的监督效果,用户不可能太过放肆地去损坏这些设备,这样,设备的损坏率相对来说就要低很多。
(3)物理空间占比小,携带、归还都比较容易。单车所占的物理面积,要比充电宝的物理面积大得多,用户无论是携带还是归还,充电宝都要方便得多,随手揣口袋或者装包里都行,而且找商店也要比找公共区域停放要方便得多。
(4)频次高。用户之所以愿意使用共享单车的场景是,就近点赶时间去坐地铁去上班,偶尔兴致来了,踩下单车去郊外玩,替代11路公交车。但大多情况还是坐地铁做公交自驾游的多,单车始终替代不了远行的交通工具。而共享充电宝就不一样了,用户出门在外,手机突然没电了,又急需充电,又没把充电宝随身带,怎么办?如果人有三急,手机没电算不算一急?你会特地跑回去拿充电宝吗?会为了蹭下电特地去奶茶店借数据线吗?麻烦而又浪费时间。还不如自己拿起手机搜下附近哪里有充电宝自行租借对吧?这时,扫到哪个品牌的充电宝那就看谁覆盖得多了。所以,共享充电宝在生活中的需求远远超过共享单车。手机没有电,没人受得了,但没有单车,还可以打的坐地铁。
转发请带上网址:http://www.cainew.com/news/247.html